

新闻中心
号称“网上超市”的1号店再次揭开电商们久伤未愈的疮疤
来源:www.66083797.com 发布时间:2012-6-2 浏览次数:
根据1号店发出的邮件解释,上海到达州货运1号店在此次盗号事件发生后已经成立了内部专案小组,具体负责调查钱款去向。1号店公关部邹品娥对《中国经营报(微博)》记者表示,已向公安机关报案,目前事件还在调查中。电商企业的用户数据“含金量”之高早已有目共睹。关系到买卖交易与物流配送,电商用户在提供个人资料时显然会比社交、游戏等休闲应用更加真实有效。
http://www.lhdazhou.com/news/asretr.htm
虽然并没有参与本轮的电商血战,但1号店仍然无法回避竞争压力和盈利等现实问题,尤其在脱离“平安系”之后,而业绩快速成长同管理之间的匹配差距拉大,这也被认为是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。1号店于2008年7月正式上线,是一家以网络超市为主导模式的电商企业。上海到达州货运上线两年之后就被平安集团入股80%,并将平安药网合并至1号店内经营。由于背靠国字号企业,1号店包揽了平安集团的大部分企业采购单,也正是因此,名不见经传的1号店迅速在业界风生水起。
数据显示,自平安入股后,1号店业绩从2009年的4600万元营业额,增长到2010年的8.05亿元,而2011年则达到了27.2亿元。2011年5月18日,1号店宣布与沃尔玛合作,对外称沃尔玛只是少量入资,平安集团并未退出。可时隔不到一年,2012年2月19日,沃尔玛追加了对1号店的投资,将所持股权比例增加至51%,正式控股1号店。虽然平安集团仍是股东,但“绝对控股”的大权却不在其手。外界普遍认为,是平安集团先放弃了1号店。
http://www.lhdazhou.com/yxlx/hrtry.htm
http://www.lhdazhou.com/yxlx/dfgrt.htm
股权变换的结果首先体现在1号店的业绩上。1号店董事长于刚曾在公开场合表示,2008~2010年,1号店年度总销售额分别为417万元、4600万元、8.05亿元。并称未来两年,当销售额达60亿元时,就能达到盈利点。可如今时限已到,1号店的盈利点却迟迟未来。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,网络快消的特征是盘子比较容易做大,但盈利却很难,1号店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单品毛利不高。让平安集团看淡1号店的原因还不止于此,由于平安集团入主1号店后其业绩和规模猛增,但其运营、物流成本却没有因“马太效应”而有所下降。事到如今,电商企业的投入产出差距越来越大,上海到达州货运没有明显优势的1号店将面临更大考验。
相关新闻
- 2016-11-24苏宁打造的雨花二期智慧物流仓库...
- 2016-11-22上海到达州物流是促进物流业自身...
- 2016-11-21上海到达州物流有效促进了智慧物...
- 2016-11-19上海到达州物流合作双赢才是物流...
- 2016-11-17上海到达州物流使企业的运营管理...